Chinese learning materials:未央歌(作者:鹿橋)前奏曲and緣起

《未央歌》是華裔作家鹿橋的著名小說,1945年完成,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部作品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所描繪的人物個性鮮活,情節細膩感人,風格清新雅緻頗富哲理,並具深刻人生素養和真摯情感,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學習高級中文的極佳素材。

經典文學-未央歌-緣起:(作者:鹿橋)

緣起 在這大學裏最大的一片青草坪中央有一個池塘。幾條小河在這裏聚彙。這些小河在雨季裏是充滿了急流的水的。因之修整校園的人對他們也不敢輕侮,由着他們任性地在校園中縱橫地流着。小河們既是順了水勢而盤旋,小池塘的形狀也便生得很不規則。池塘中有個半島。半島上生滿了野玫瑰的多刺的枝條。這些枝條守護了由半島上去采撷的人必經之路,誰也不許通過。即使僅僅想伸一下不該伸的手也必得到應議的處罰。若是不妄想摧殘呢,那麽到池塘對岸去那裏有一片清新的美景可看。每年五月之初,這茂盛的花叢便早已長滿了精緻肥嫩的綠葉子,伸着每枝五小片的尖葉,鑲着細細的淺紅色的小刺,捧着朵朵豔麗的花。花朵兒不大,手心裏小的可擺下四朵,顔色不大紅,只是水生生地。塘水把看花人隔開一個最好的距離;也就是五六丈遠罷,站在那裏,看枝葉、花朵,都剛剛合适。望望花叢上的雨季晴日時特别潔淨的藍天,或是俯視水中那種迷惘閃爍的花影子,都叫人當時忘了說贊美的話,走開後回想起來,才知這是不厭人的一種至樂。這一叢亞熱帶氣候育養之下的雲南特産的野生玫瑰,因爲被圈在校園裏了,便分外地爲年青的學生們眷愛着。這些小朵朵的玫瑰!這圍着半島長上這麽一圈兒的! 每年花開的時候,不論晨晚,雨晴,總有些癡心的人旁若無人地對了這美景呆呆地想他自己心上一些美麗而虛幻的情事。隻要這些花兒不謝,他們的夢便有所寄托。這些花與這些夢一樣是他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們所愛護的。因此他們不用禁止,而人人自禁不去折花。這習俗既經建立,便在學生們心裏生了根。一年年地過去到了今天,如果有一個學生爲了一時沖動,向花伸手,不要說别人将如何責備他,他自己亦不單戰慄心跳,甚至不能站得安穩,馬上失足落到水裏去。 花開的日子不長,六月底,學校将舉行大考時,在大家忙碌中便不爲人察覺地那麽靜悄悄地,水面上就慢慢爲落紅鋪滿。雨水漲了,小河們把花瓣帶走,送到播了秧的水田裏去,送到金汁河裏去,送到盤龍江裏去,也許還流到紅河裏去罷?她們就走得遠遠地,穿過那熱帶的峽谷,帶着窒息的叢草的熱味,流到遠遠的地方去了,再也看不見,再也看不見了!小池塘上又是一片澄清,池塘水上隻剩了灰色枝葉的影子。一片空虛就留在大家心頭,直到明年花開的時候。 很少幾個人是不信這叢野生的玫瑰是有一種靈性的。他們相信每度花開必皆象徵着一個最足爲花神所垂顧的女孩子。這女孩子的命運必是雖晦澀卻詳盡地爲這一度花開所表露盡淨。每年花季初來時也必有些朕兆。那些心中竊竊戰慄着自信爲是被顯示的女孩子們,時時都不忘在水邊仔細察看花開的情景,猜疑每一片風,每一絲雨的旨意。那一瓣柔心就忍不住随了嫩枝條顫唞。她們輕聲盤算花開花謝的日子默查蜂蝶數目,各人有各人問卜的方法。她們必每天爲這叢花祝福爲自己祈禱;求花開得長久,求一季沒有風暴,求逃免粗心人作踐,總之,求好景破例長留。 男孩子們呢?則在一邊細細地尋覓。他們自以爲旁觀者清,各人有各人的判斷,一面找那真正爲今年花朵所代表的人,一面嘲笑那些不爲他們所看得上眼的。在尋找時也多少找到了些夢也似的經驗。所以有時他們也暫且收住野馬狂風似的心,爲他胸中一泉春水默禱。他們粗直的詩文裏,倒也裝得滿滿地熱誠的句子。 這樣的風俗與迷信是已生了根了。當初有這麽一段故事。

2021-03-21
09:15
comments
No Rating

經典文學-未央歌-前奏曲(作者:鹿橋)

《未央歌》 作者:鹿橋 獻給 最親愛的父親母親 願能把這些年來離家的生活 及校中的友愛,寄回家去。 前奏曲 在學生生活才結束了不久的時候,那種又像詩篇又像論文似的日子所留的印象已經漸漸地黯淡下來了。雖然仍是生活在同一個學校裏,只因爲是做了先生、不再是學生的緣故,已無力挽住這行将退盡的夢潮了。 爲了一向珍視那真的、曾經有過的生活,我很想把每一片段在我心上所創作的全留下來,不讓他們一齊混進所謂分析過的生活經驗裏,而成了所謂錘煉過的思想。又爲了過去的生活是那麽特殊;一面熱心地憧憬着本國先哲的思想學術,一面又注射着西方的文化,飽享着自由的讀書空氣,起居弦誦於美麗的昆明及淳厚古樸的昆明人之中,所以現在記載時所采用的形式也是一樣特殊的。這精神甚至已跳出了故事,體例之外而泛濫於用字,選詞和造句之中。看罷!爲了記載那造形的印象,音響的節奏,和那些不成熟的思想生活,這叙述中是多麽荒唐地把這些感覺托付給了詞句了呵!以緻弄成這麽一種離奇的結構、腔調,甚至文法!最後爲了懶,挑了個小說的外表,又在命題時莫名其妙地帶了個“歌”字。“懶”也是那時的一位好友,現在已失去了,是實在值得紀念的。能夠無所顧忌地,認真地懶是多麽可驕傲呀!我們知道小說的外表往往只是一個爲紫羅蘭纏繞的花架子並不是花本身,又像是盛事物的器皿, 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這裏所說的故事很可以是毫無所指的。 不過這麽一來話就繞彎了;盛事物的器皿,和紫羅蘭花的木架,是可見的。而事物本身,和那可愛的紫羅蘭花卻逃脫了我們的觀察,這豈不是個大笑話嗎?二十世紀的人是太忙了。沒有工夫去讀談思想的書。可是卻有空閑去讀一本五六十萬字的小說,再從那裏淘煉出那一句半句帶點哲學味兒的話來,豈不更是大笑話嗎?

2021-03-21
05:01
comments
No Rating